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什么?《中国式创新孵化》新书重磅揭秘

2020.08.18
阅读1311

科技资讯

 

历次创业潮中,科技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大,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更多的重要技术的诞生,一大批新技术得以落地和产业化,重塑了经济结构。

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自第四次创业潮至今,仍有很多突破性技术处于挖掘阶段,急需借助外力培育。由创业带动创新,将技术带入市场,有利于促进技术成熟。

实现正确高效的孵化将激发巨大的社会商业价值。

 

据经济史学家研究,13—19 世纪,中国经济处于人均水平无显著提高的状态,尽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位居全球第一。

但 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,中国与印度同时错失整个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,人均 GDP 也持续下降。

根据熊彼特的观点,正是由于缺乏创新,经济发展才呈现出下降的势头。

19 世纪中期,技术创新依赖科技理论知识,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,德国、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,也进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。

自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发展取了举世瞩目的成果。1985—2015 年的 30 年间,中国 GDP 的年均增速达到了 9.4%其中,1992—1994 年的 GDP 年均增速超过了13%。但 2015 年,中国 GDP 增速下滑至 6.9%,不及年初设定的目标 7%,是自199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
2017 年,中国 GDP 增速为 6.9%, 2018 年的 GDP 增速为 6.6%, 2019 年的 GDP 增速回落至 6.1%。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期渐渐进入平稳发展期,未来几年内仍可能继续面临下行的压力。

01 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屈指可数,中国处在关键时刻

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,全球 100 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,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。

其中,一些国家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相当长的时间,如秘鲁、哥伦比亚和南非已在“中等收入陷阱”受困长达60 年,委内瑞拉在“中高收入陷阱”中受困也已超过 60 年。

国际上公认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“亚洲四小龙”等,而就规模较大的经济体而言,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。

日本的人均 GDP 在 1972 年时接近 3 000 美元,到 1984 年时突破1 万美元;韩国的人均 GDP 在 1987 年时超过 3 000 美元, 1995 年时达到了11 469 美元。从中等收入国家迈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,日本花了大约 12 年时间,韩国则用了 8 年。

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,全国人口数量为 1.2 亿,韩国仅为 4 500 万。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多,与日本、韩国相比,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更大。

在 52 个新兴国家中,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,并且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,无法长期依赖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投入获得产出。日本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,创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。

02 经济高速增长面临边际效应

长期以来,中国都是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,有较为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。

1978—2015 年, GDP 年均增长 9.65%。从生产要素投入贡献的角度分析,1978—2015 年,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实际年均增长 11.5%,实际资本存量年

均增长 11.7%;就业人数从 46 299 万(调整后劳动力数据)增加到 77 451 万,年均增长 1.4%,表现出生产要素投入快速增长的特征。测算显示,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8.67%,劳动力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8.71%,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 42.62%。

虽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 70% 以上依赖全要素生产率仍有较大差距,但依然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。

以资本拉动 GDP 增长的可行性不断下降,资本投资推动的收益已有所下降按 ICOR(增量资本产出率)衡量,中国的 GDP 产出所需成本不断增高。 1990—2010 年,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为 3.4,即 3.4 单位的投资可以产出1 单位的 GDP。 2010 年之后,增量资本产出率上升到了 5.4,这表明,目前中国产出每单位 GDP 所需的资本增加了 60%。

2010 年前后,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,人口红利开始减少,劳动力工资,特别是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快速上升,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开始下降。我国是人口大国,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,但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较小,且呈现递减趋势。

按此趋势发展,到 2030 年,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将比其他金砖国家目前的水平高出 17%,接近美国、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当前的数值。相比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的情况,中国的投资更大、资本密集度更高。

 

03 “中国式”投入成效降低,昔日模式不可复制

 

经过多年的发展,中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


中国已跻身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 20 强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的《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中,中国排名第 14位。

2018年,中国在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 20强中排名第 17位,并在 2019年继续保持上升势头。

2018 年 5 月,《福布斯》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发布, 7 家中国企业入选,中国重工居第 91 位。

2017年,中国的创新指数为 196.3,比上年增长 6.8%。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,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,创新产出持续提升,创新成效稳步增强。

中国过去经济发展所依靠的两大重要动力无法长期持续。

到 2050 年,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劳动人口将减少 16%,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将不断下滑,创造1 单位 GDP 所投入的成本将比 1990—2000 年提高 60%。我国总人口还将保持 7—8 年左右的增长态势,并将在 2026 年左右达到高峰,此后会一路下滑。

老龄化社会过早到来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,储蓄和投资下降,资本深化停滞,同时,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足,面临劳动力断档的压力。经济运行中的供需矛盾开始出现,经济发展不协调。

像美国、日本及欧洲等成熟经济体一样,中国现在必须更多地依靠提高生产率来推动 GDP 增长。正因为如此,中国创新势在必行—创新可以提高生产率,弥补劳动力不足和投资下降导致的增长动力不足。中国有实力改变当前的“汲取创新”模式,引领所有类型的创新活动。

 

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业潮中,中国如何进入了创新时代?为何海外一家孵化器能够孵化出19家独角兽企业,校友企业市值甚至高盛集团?KOL孵化领域、区块链孵化、人工智能孵化、共享经济孵化,诸多新兴领域的发展重点与趋势路在何方?

在《中国式创新孵化》,将详细为您一一解答。本书将中国过往孵化发展历程置身于科技、创业、投资的环境之中,重点分析了Airbnb、Stripe等独角兽企业的孵化载体Y Combinator以及阿里巴巴、腾讯等公司创业孵化项目情况,帮助更多企业、机构提升效率,把握时代机遇。

目录简介

第1章 中国创新时代背景

第2章 开辟创新时代,人类史上最大的创业潮

第3章 具有中国特色的孵化之路

第4章 中国现代孵化近况

第5章 孵化行业近况

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编辑  评价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本书从创业时代背景出发,深度分析中国当前的创业投资环境,并辅以大量数据、案例,为创客、投资人、相关政府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创业孵化、投融资的全景图,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一种侧写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作者  介绍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IKMResearch(Innov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)简称IKM,是一家全球创新孵化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机构,致力于以客观为原则,挖掘创新价值,帮助企业、机构提升效率,并提供多维度的研究分析,努力推动全球创新生态同步发展。

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购买  方式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图书定价为58.00元,请直接打赏58.00元并留下您的收货地址与联系电话,届时将有专人与您联系。

打赏
Paypal Wechat Wallet

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!

关闭
关闭